「復課,放心嗎?」線上記者會
主辦單位: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
視訊時間: 110年8月26日(週四)上午9:30
主 持 人:高永光(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)
與會來賓:
一、立法委員(依姓名筆畫排序)
李德維、萬美玲、鄭正鈐
二、專家學者(依姓名筆畫排序)
陳宜民(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)
楊益風(台灣教育人員產業工會理事長)
潘品睿(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)
問題背景:
國內疫情趨緩,防疫警戒自今年7月27日起從三級降為二級,9月1日即將復課,教育部為此公告了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110學年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」。然而,相關的準備工作是否到位?卻飽受質疑。
首先是校園的防疫工作。在疫苗接種方面,十二歲以下孩童無疫苗施打,各級學校教師多數仍未完成兩劑疫苗接種,而新進教師、代理教師、課後照顧教師、實習教師等,更等不到疫苗施打。在無法保證不受感染的情況下,家長是否放心把孩子送到學校?
教育部公告的防疫指引明訂校內用餐必須使用隔板,但根據媒體報導,目前隔板缺貨、漲價,許多學校有錢也買不到。各校的人力與物力是否足以達成衛生標準?
其次是教學品質問題。為避免群聚,降低家長疑慮,許多縣市都規劃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等多元混合教學方式。但在執行上是否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,從而影響學生學習成效?也令人憂心。
討論題綱:
一、目前疫苗供貨嚴重短缺,各級學校教師面臨開學壓力,多數仍未完成兩劑疫苗接種,該如何因應,以確保學生的受教權?
二、為保障校園衛生安全,教育部公告的防疫管理指引,以及各校相關的人力、物力,是否有需要加強之處?
三、教職員疫苗施打、每週快篩試劑及防疫設備的經費是否充份?應該由誰負擔?
四、目前所規劃的實體授課、分流授課、線上授課等混合教學方式,是否可行?能否保障教學品質,並且不會造成教育現場的混亂?